江西宁都《另一条路》图书推介(含自序和后记...)-九游官网首页进入

《另一条路》

作者:温谈升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11

isbn:978-7-5500-5129-4

内容简介

作家温谈升散文集《另一条路》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为第三届赣州市客家摇篮·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扶持项目。

作者用十几年心血精心创作出的散文作品,该书以作者家乡宁都为始发地,以时代为大背景,以个人体验为主线,以赣南为地理坐标,抒写家国情怀和对故土的爱慕。用真挚而磅礴的文笔多维度追忆这块古老而红色的土地涌现出的新人新事新景,突出了作者对乡村、乡愁、乡情的眷恋,彰显出客家人、老区人不屈的血性、向上向善向美的品行与追求。

全书有一定的思想立意,也有励志教育的意义。共收集60余篇作者十余年在全国各地公开发表或部分原创作品。用地方(家乡)元素划成6个板块,分别命名为“阳都厚土”“翠微雄风”“凌云有路”“梅川旋律”“虔化情缘”“客家五味”。

书中的每一篇文章,大都有时代特色,特别是在对整部书的构架中,作者注重意境的深阔,显现了作者不跟风的创作个性。

梁晓声、刘庆邦、巴根三位当代著名作家先后为该书题字或点评。巴根阅后评价《另一条路》是“文学的独特,真实的温暖”。

一条不同寻常的路,你和他都在走!

故土、乡愁、情感、美善、人性……积于心中,流于笔端!

酸甜苦辣咸,真实真情相融,传递向好向善!

一部难得的励志之作,读后给你带来不一样的人生!

经历过的路(自序)

这部散文集是我近十年以来创作积累的素材或已发表的作品,碎片化聚拢起来就成了一本所谓的书。因里面有一篇我“自鸣得意”的作品《另一条路》,所以书名就成了《另一条路》。我曾经写了一篇自己成长经历的短文,而这个成长是与众不同的,是任何人无法复制的励志成才之路。

也许一定有人会说,这条路难道是你的“专利”?是的,应该是我的“专利”,在构思该作品中,我思考良久,我是一名没有文凭的农民、学徒、商贩,家境贫寒,甚至往上推,十代没人吃上过“国家俸禄”,清一色的草根。可见在这样的背景下,你纵有三头六臂也跳不出这块汗死蛤蟆饿死老鼠的贫瘠之地,何况是初中毕业生!中考落榜后,为了更好的能讨上媳妇,被动去学了一门木工手艺,结果,学徒的日子实在是难熬,师父处处“留一手”,更多的时间是让你成为他家的“长工”,什么耕耙种栽收割,样样你得做,有时还要半夜起来,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野外,跟着师父去山上偷砍杉树,因为杉树是打家具上好的料,砍下后(多般是用锯子锯,砍伐声容易震动村里人或护林员),还要在山上削皮裁料。这样看不到“头”的学徒,没干三个月我就炒起了师父的鱿鱼,老子不干了。后来自找生路干起了“小贩”,往返县城到青塘、固厚、赖坊等圩场贩卖蔬菜,往返的路程最短的圩场也有50公里,全程都是“风烟滚滚”的泥沙路。在青塘街心的那棵蓊蓊郁郁的古樟树下,我有了一个固定的菜摊,一次我大汗过小汗赶到时,摊位被人霸占了,几句话不合,那个当地的菜贩子居然伸手捶我,彼此来了一个街头角逐……干什么事也许都要有“天分”或造化吧,我偏偏不是做生意的料子,反正一两百元的本钱没多少时日就亏空了。时间一晃就过去了,父母很焦虑,我很焦虑,山穷水尽的我,很像水缸里的鱼,再走也有限啊。母亲再次托人找了一个附近的木匠师傅,好话说尽,终于又把我送上了我并不喜欢的木匠行,跟着人家走东家串西家的“重操旧业”。就是这一两年时间,我借木工之名,偷偷看了很多文学书本,手艺没学到,“作家梦”倒是在心间异想天开了……你说,我的这条路是不是他人无法复制?于是《另一条路》被《散文选刊》选用。甚感欣慰或出乎意料的是,这篇文章还被选入了人教版中考语文练习试题,成了初中生拓展阅读的励志课文。

我想,该书用《另一条路》做书名,具有很新的吸引力,在所收集的这些散文作品里,都诠释了本人力求不跟风的创作个性,无论从内容和思想上、艺术上都努力高雅一些。特别是在栏目设置上,巧用地域符号,把作品与宣传当地人文结合起来,这样就形成了一条“不一样的路”。“阳都厚土”“翠微雄风”“凌云有路”“梅川旋律”“虔化情缘”“客家五味”6大板块,就是作者编织出的独具匠心的“另一条路”。

我的每一篇文章,在动笔之前,都需要用磨刀的工夫去谋篇布局,找到切入点,挖掘新内涵,尽量让立意更高远。无论哪一个板块里,只要细读其作品,读者都能嗅觉到新的气息,领悟到别样的景观,带来不一样的收获。如在构思《那街.那人》时,我定位的是写颇具人文底蕴的建国街,一看这个街名,人们想到的是新中国成立时所建,写的是“百废俱兴”的“大好形势”!不,读者的以偏概全得到了否定,建国街是解放前所建,拓展的蕴意是建设国家。在行文中,我没有用游记笔调去写它的“面面俱到”,而是重点写它的烟火,写这里的人这里的事,用人用事勾勒出建国街的不同凡响,读起来有点韵味。类似这样的技巧在书中有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这部作品有不少是写人物的,写人是我的特长,我把一批值得书写的人物,尤其是大有作为、颇有建树的人和事(无论是工农兵商学皆有)归类到“翠微雄风”板块,显得很有积极意义;在宁都历史上发生的一些鲜为人知或是重大的故事便有了自己的“家”,这也为该书增加了一定量的品位;我认为,“客家五味”板块的设置最具个性,这个带有刺猬性质的作品读起来五味杂陈、给人无尽启示。如《小贼疯狂》《瘦人的烦恼》《改名不换姓》均为作者亲身经历,读来很有异样的口味,令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有五味杂陈。

一条路,经历过,用秃笔记下,分享给读者,让读者一起去体悟岁月的沧桑时代的变迁吧……

《另一条路》后记

本来,我是一名职业记者,在新闻战线混了三十年有多。写新闻拍电视的同时也“偷偷”的搞文学,不知不觉中“反客为主”,不知何时钟情起文学来了,反而把我“赖以生存”的新闻撂在一边。有人说我不地道或是不务正业,把业务当成了业余,把业余当成了业务。我是要检讨,这么多年来,我偷也好、明也好,是写了不少报告文学、散文乃至小说之类的文学作品,也出版了一些作品,像长篇小说、人物传记、报告文学都先后出版过,唯独还没有出过最“大众化”的散文作品。梁衡先生说过,“要做一名好记者必须有坚实的语言基础,而要打好这个基础必须认真地学散文和写散文。”

散文是离我们最近的文体,但散文不是我的擅长,只是后来生活的积淀多了,情感就想表达或者抒发出来,所以,八十岁学吹打,在这十余年间进行了叙事散文的训练。尤感自豪的是,有些散文投出去,偶有发表,而且有的还能得到读者的反响,增添了“把散文写下去”的信心。

全书所选作品,大都有时代特色,特别是在对整部书的构架中,作者注重意境的深阔,把这些散片连拢起来,我想,《另一条路》就稍微有了精神向度。

这是我的第一部散文集,在出版过程中,遇见一批贵人相助。除梁晓声、刘庆邦、巴根三位当代著名作家题字或点评外,还有赣州市委宣传部、赣州市文联、市作协的提携与关爱,把该书选入了赣州市第三届客家摇篮文艺精品扶持出版;知名作家罗荣老师不惜笔墨,为拙作精准点评;宁都县委宣传部、宁都县文联也给予鼎力支持帮助,为本书付出了劳动和汗水,在此一并感谢!由于水平有限,书中纰漏不少,敬请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

温谈升,江西宁都人,业余作家,系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赣州市作协常务理事,宁都县作协主席。在《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中国艺术报》《文艺报》《中国作家》《作家文摘》《散文选刊》《长江丛刊》等发表散文、纪实文学、小说、评论若干;出版长篇小说《老区县长》《老区县委书记》《电视台那些事》《扭转过来》和人物传记、散文集、报告文学集等个人专著9部;多件作品获全国文学大赛一等奖、二等奖;散文《另一条路》曾入选人教版中考语文试卷。

相关阅读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网站地图